学生社会实践|学院“团团”向你汇报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来源:
作者:院办
时间:2019-09-16 09:10:57
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为了让学生团员能够深入了解社会,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学院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在炎炎烈日中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寻找革命足迹篇
第一站
8月31日,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的队员来到了临海市广文路4号——杨哲商烈士故居。这座四合院结构的江南民居建筑从清代到现在,历经了百年沧桑。前不久的洪水侵袭,使得地上、墙上、门上还残留着被水浸泡后的痕迹,但百年的历史让它依然古朴雅致。正屋背后,还有东西相对的六间后厢房。两翼之中是一处小花园,有一棵见证历史的石榴树。听现居住在院里的朱婆婆说,这可是见证哲商烈士成长的一棵树。杨哲商,天资聪颖,多才多艺,精于技击,可谓“文武双全”,胆识过人。结识革命党人秋瑾后参加了光复会。其后杭州、南京相继起义,炸弹的需求量剧增,杨哲商于是与同事日夜制作,通宵达旦。因过度疲困,误触炸弹,引起爆炸,当场牺牲,年仅28岁。
杨哲商烈士故居
第二站
在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引导下,队员们来到了临海市博物馆的历史区。这里有对杨哲商烈士的事迹更加详细的描述 。杨哲商牺牲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以左军校阵亡例赐恤,浙江都督汤寿潜以“手造山河”题词额赠,并将杨哲商烈士与陶成章、沈由智合葬于西子湖畔西泠桥,人称“三烈士墓”。1936年,屈映光、杨镇毅等在临海发起组织“杨社”,创办哲商小学,以志纪念。同年,在东湖湖畔仿照杭州“三烈士墓”式样,建造了杨哲商烈士墓,为家乡人民能够瞻仰和纪念。
第三站
9月2日,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中共临海市委党史研究室查阅历史资料,重温辛亥革命的苦难岁月和光辉历程,缅怀革命先烈,学习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奋斗、牺牲奉献的精神。丰富的文史资料,珍贵的图片影像,再现了当年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体会到了让人真切缅怀的辛亥革命志士仁人和先驱们为振兴中华、不怕牺牲的大无畏革命精神。队员们一边翻阅,一边听党史研究室的詹主任讲述革命故事,共同回顾了辛亥革命那段历史。
寻访越战老兵篇
为警醒青年学生铭记历史,暑期社会实践队寻访了越战老兵许贵华。78岁的他,一说起对越自卫反击战,可谓是滔滔不绝,队员们在聆听中仿佛看到了当年那个热血、勇敢、保家卫国、不怕牺牲的战士。“青春不再,爱国依然”这是老人留给队员们最深刻的印象。
寻找榜样力量篇
第一站
9月6日,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跟随临海慈善义工分会会长金志华一起拜访第八届“感动台州”人物张海林、朱丹丹夫妇。他们的家不大,不到60平米,但是很干净,很温馨。朝南最大的房间住着一位被张海林女儿称作“吴爸爸”的男人。他是“中国好人”、“浙江省劳动模范”、“第四届“感动台州”人物吴元渺,持续17年无偿为周边老人理发6万多次。五年前,张海林夫妇把跌入人生低谷、患病生活不能自理,只有过几面之缘的朋友吴元渺接到自己家中,开启了一家四口人拮据、忙碌却温暖、幸福的生活。当队员们问:“是什么让你们决定把他接回家?六年来一直坚持照顾他?”朱丹丹坦然地回答:“因为他是好人,我们只是做了我们该做事,我们只是在照顾我们的亲人,很平常的,谈不上坚持不坚持。我和你们一样平凡的不能再平凡”。队员们对张海林夫妇无私的爱感到由衷敬佩,或许在他们眼里这些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这份爱诠释了善良,温暖了时光!
第二站
80后,爱笑;玩游戏,听摇滚;组建义工,投身慈善;他就是浙江省五星级义工、浙江好人 “临海市十大杰出青年”——吕巍巍。身患强直性脊柱炎,常年坐轮椅的他却在义工的路上坚守了十年,义工早已成为他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实践队的同学们和他交流之后,发现他是一个腼腆、内心充满了正能量的大哥哥。很多人亲切的喊他“澈澈”,就如同他善良的心,像山泉一样清澈、纯净。他对义工事业的追求和坚持、对生活的从容乐观,深深地感染了在场每一个人的心。临走前,同学们纷纷加了他的微信,约定一起包饺子,一起做义工,一起努力,让青春不悔。